当前位置: 首页 > 审判研究 > 审判研究
主动延伸审判职能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湾里区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点滴实践
作者:湾里区人民法院院长 陈健  发布时间:2012-12-26 11:39:32 打印 字号: | |

    今年以来,该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司法的能动作用,积极把法院自身工作创新与社会管理创新结合起来。通过搭建社会管理服务新平台,落实社会管理服务新举措,不断强化司法的社会责任,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以执法办案为立足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人民法院的每一项司法审判工作,都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人民法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首先必须立足于抓好执法办案第一要务。

今年1-7月份,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69件。其中受理诉讼案件202件,审结182件,审结率90.09%;受理执行案件67件,执结41件(含旧存),执结标的883.25万元,有力地保障了辖区的改革、发展与稳定。

在刑事审判中,准确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依法运用刑事审判职能打击犯罪、调处纠纷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措施,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和特殊人群的帮教工作,最大限度地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在民商事审判中,坚持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把调解工作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今年以来,审结民商事案件166件,其中调解(含撤诉)结案89件,调撤率达53.61%,实现了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效果。

在行政审判中,该院不断探索和完善行政审判协调新机制,妥善化解行政争议,积极开展“送法进机关”活动,为他们提供法律知识培训、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充分发挥“非诉执行室”的作用,与区、镇计生部门密切配合,在到法院立案申请前,主动参与到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中去,积极主动服务,协助、指导征收工作,帮助计生部门做好征收对象的思想工作,上门向他们宣传、解释法律,并告知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共执结行政非诉案件22件,执结标的20.96万元,有力地支持了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社会管理职责。

在执行工作中,该院注重执行联动、执行威慑等长效机制建设,创新执行方式方法,不断加大执行力度,积极开展创建“无执行积案法院”活动,努力化解执行难题。

二、以能动司法为着力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能动司法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能动司法的应有之义。今年以来,该院切实增强能动司法意识,努力服务全区工作大局,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出台若干服务意见,为辖区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为积极服务湾里“四区”(城区、园区、景区、社区)建设,该院在第一时间制定出台了《关于积极服务湾里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若干意见》,得到了区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该《意见》共28条,从思想认识、服务重点、工作机制、自身建设、组织领导五个方面明确了服务“四区”建设的具体措施和要求,突出了平安湾里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景区旅游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服务保障、重大项目推进、骨干企业发展等10个服务重点。
    为确保该《意见》得到有效落实,该院还成立了服务湾里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研究、协调、处理“四区”建设中遇到的司法难题。该院还把服务“四区”建设纳入干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确保该项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设立旅游速裁法庭,为景区建设提供高效服务

随着辖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纠纷也随之不断增多,该院在地处景区的梅岭法庭,拟专门设立旅游速裁法庭,在全省尚属首例,而且在全国的景区也为数不多,为梅岭风景区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和保障。

目前,该院已经出台了《旅游纠纷案件速裁工作规程(试行)》,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旅游纠纷案件,实行限时服务,最长不超过7个工作日,这样有利于消除游客在景区时间短,上法院走常规程序,怕时间上拖不起的顾虑,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保护。旅游速裁法庭的挂牌等其他工作正在紧张筹备中。

三、以司法为民为切入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人民性是我国司法制度的本质属性,司法为民则是审判工作的必然要求。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该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宗旨,积极围绕司法为民多做文章、做好文章。

一是坚持院长接待日、重大事项报告、重大信访案件交办等制度,采取判后答疑、联合接访、借助外力等方式,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基本做到了无信访积案。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确保了没有出现极端访、越级访特别是赴省进京访及重大群体性事件。二是深入开展法官进村、进社区活动,定期不定期的组织法官深入到乡村、社区,了解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开展纠纷调解、法律咨询和普法宣传等活动;为方便群众诉讼,在太平、罗亭等偏远地区设立了巡回审判点,就地办案,把法庭搬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三是重视对辖区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今年5.4青年节期间,该院派出了4支普法小分队,前往城区、太平、罗亭、梅岭四地,开展法制宣传,提供法律咨询,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普遍好评。今年6月,该院“五五”普法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四是重视对孤寡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众及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工作,今年以来,共为8名困难当事人减、免、缓交诉讼费5.9万元,为生活确有困难而被执行人又无财产可供执行15名申请执行人共发放了6.1万元的救助金。

  四、以自身管理为突破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要更好地运用司法功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就必须依赖于法院内部司法理念、方法、机制乃至作风的管理创新,由此方能实现由内而外创新的传递,形成内部和外部管理创新的良性互动。今年以来,该院注重加强自身管理和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是加强审判管理。严格落实案件质量评查、审判流程管理、审限督办通报等制度,促进审判质效的提高。今年7月份以来,根据上级法院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深入开展了“案件评查”专题活动,通过动员部署、自我排查、自我整改、评查复查等多个阶段的工作,该院案件审判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并于近日顺利通过了市中院的检查验收。

二是加强队伍管理。坚持每周五下午政治学习日制度,扎实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努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干警政治素质。抓好干警的党风廉政建设,开展警示教育,对一些违法违纪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切实抓好最高院“五个严禁”的落实,加大对违法违纪事件查处追究力度,确保了队伍的公正廉洁执法。

三是加强司法政务管理。切实增强服务大局、服务审判的意识,注重建立和完善各项政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强化责任落实,推动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提高司法保障的水平,该院新审判大楼工程,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完成了前期立项、征地等筹备工作,基建工程也于近日展开。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不仅不是人民法院的“分外事”,而且为人民法院解决工作难题、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伟大实践中,努力实现人民法院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来源:湾里区法院网
责任编辑:龙广华

诉事速办联系电话:0791-86512368

立案咨询:0791-83769807 0791-83760956

投诉举报:0791-83762953

办公室联系电话:0791-83765802

联系地址: 南昌市新建区梅岭大道450号

邮政编码:33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