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造成执结率低迷不前的执行工作现状,2013年以来,我们克服“人员少、任务重、工作难度大”等困难,举全院之力,重点抓案件执结率的提升,向破解执行难题发起了攻坚战,在辖区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执行“风暴”。一批陈年旧案顺利执结,一批影响较大案件妥善化解,一批“老赖”被强制执行。案件执结率由往年40%左右,一跃上升至90.6%,标的到位率也大幅度上扬,达到86.1%。
一是用足法律手段,强势出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用足用好一切法律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在强化财产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外,加大执行制裁的力度,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在采取常规手段不能奏效的情况下,对于那些故意隐匿、转移财产,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我们敢于“硬碰硬”,敢于“亮剑”,强势出击,及时果断地采取司法拘留、罚款、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直至追究刑事责任等强制措施,给当事人施以高压态势。20余年都未能解决的王某申请执行某县乡镇企业局欠款纠纷一案,该县政府擅自拆除了我院查封的一套房屋,导致案件难以执行。我们顶住压力,在该局机构早已撤销的情况下,向该县政府开出罚款通知,并扣划该县银行存款30万元,促使这一“骨头案”得以顺利执结。我们还以涉嫌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15人次,依法追究拒执罪3人次,对2人限制出境。历时7年的万某申请执行邹某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我们以“拒执罪”追究邹某责任,最终迫于压力,邹某向亲戚筹款履行义务,这一“钉子案”得以拔除。2013年以来,我院共对40余名被执行人采取了罚款、拘留、移送侦查等强制措施,在采取强制措施的案件中,被执行人均全部或部分履行了义务,且无一人上访,无一人暴力抗法,无一酿成群体性事件,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是用足沟通能力,联动出击。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坚决排除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干扰及其他各种非法干预行为。如在清理涉党政机关案件中,对公权力机关作为被执行人的6起案件,我院及时向区委汇报,区委指派一名常委挂帅,专门配合支持法院执行,在区委督促指挥下,这6起案件的被执行人,均自觉履行了义务。我们与公安机关建立了执行联动机制,利用公安机关在查找人员方面的天然优势,破解被执行人难找的难题。通过联动机制,2013年公安机关共协助我院查找被执行人下落及财产共80余人次,有力支持了我院执行工作的开展。如涉及人数达20余人的某物业公司劳动争议一案,该公司总经理刘某到处躲藏,引起了20余名申请执行人的不满,我们通过公安配合,蹲坑守候,凌晨12:00在其租住小区将其司法拘留,刘某见到被执行人员后,惊愕的说“藏在这里,怎么你们都找得到”,其后自觉履行了义务。我们还加大对特困申请执行人的救济帮扶力度,通过沟通,协调,从区财政争取到了20万元的司法救助基金,对32名困难申请执行人实施了司法救助。此外,还为5名特困申请人向省委政法委申请了救助资金43万元。通过司法救助,缓解了这些特困申请执行人在生活、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的燃眉之急,彰显了司法的人文关怀,并使得一些陈年积案得以化解。
三是用足内部资源,全力出击。构建“大执行”机制,2013年10月,我们在全市法院率先开展了“执行清理月”活动,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瞄准骨头案、钉子案,向“老赖”们发起执行“风暴”。活动期间,共执结案件106件,依法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20余人次,移送公安侦查10人次,依法追究拒执罪3人次,对被执行人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切实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升了司法公信力,得到了当事人的广泛赞誉,当事人向法院赠送锦旗5面,发送感谢信3封。我们打破部门界限,有序调动全院法警、有执行公务证的人员,协助执行工作,充实执行队伍战斗力。建立执行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调度全院的人、财、物,将骨干力量、主要装备用于执行工作,做到执行人员优先、执行用车优先、执行人员待遇优先。完善“执行日志”工作制度, “逐日、逐人、逐案”汇报总结工作,每周召开执行工作调度会,听取情况汇报,并对执行工作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研究,共同商洽执行方式、执行措施,对重点问题进行交、督办,限期整改。“客观困难主观补,考评考核动真格”,通过严格执行工作管理和考核,撬动执行人员的思想意识,由政治处会同纪检监察部门,对每名执行人员的执行实绩进行量化考核,奖勤罚懒,今年以来,共对10名表现优秀的执行人员进行了表彰,对3名消极参与执行工作的人员进行了通报批评。
四是用足时间节点,果断出击。对“硬钉子”,采取“硬方法”,“软钉子”采取“软办法”。早间、午间、凌晨、节假日等休息时间是被执行人最容易放松警惕的时候,也是寻找被执行人的最佳时机。我们建立了执行人员“白+黑”、“5+2”、“晴+雨”全天候工作机制,实施“错时执行”工作方法。通过“凌晨突击执行”、“节假日执行”,将“老赖”堵于家门,迫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2013年中秋节前,执行法官获悉被执行人王某返回老家,中秋节当晚,为人性化执行,待其和家人吃完团圆饭后,宣布对其采取拘留措施,迫于压力,王某某当晚即履行了全部义务。为了充分抓住执行时机,我们的执行法官不惜牺牲休息休假时间,发扬“想千方百计、越千山万水、说千言万语、经千难万险、吃千辛万苦”的“五千万”精神,尽最大可能实现和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13年10月,我院执行法官胡信昌等人十一天时间内驱车奔赴三省(区)十一个县(市、区),远赴西藏,近到省内,日夜兼程,行程2万多公里,冻结、扣划银行存款1000多万元,执结案件13件,树立了执行法官的敬业形象。
五是用足宣传方法,造势出击。我们一直把宣传舆论作为执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公布典型案例、街头法制宣传、群发法律知识短信、集中制裁被执行人等形式,营造良好的执行工作舆论环境,让人民群众了解法院,让社会各界进一步理解和支持法院执行工作。2013年11月在街镇举办了4场执行工作专场法制宣传活动,采取宣传展板的方式曝光执行“老赖”名单21人,公布典型案例10个,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得到了辖区群众的普遍欢迎。对10名恶意逃避执行的当事人进行了集中拘留,邀请了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监督,市、区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在震慑被执行人的同时,教育了广大群众。我们还在区电视台、本院官方网站,设立了执行曝光台,公开执行工作情况,对执行老赖定期曝光,使他们无处遁形。建立了“执行工作接待日”制度,每周三院领导坐镇立案大厅,接受执行当事人的投诉、举报,督促化解执行矛盾,并回访了近三年1000余名执行案件当事人,向他们发放一封公开信、一张服务联系卡、一份调查问卷表,征求意见和建议。
“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五个用足”掀起的这场执行风暴是我院解决执行难进行的初步探索。兄弟法院在这方面创造了不少先进经验,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虽说“执行难难于上青天”,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思想方法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要真正破解执行难题还任重道远,我们坚信在省、市法院的关心、支持、指导下,我院的执行工作将会更上一个新台阶,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