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2015年1月5日4版要闻链接:javascript:
旅游纠纷不出景区
南昌湾里区设旅游速裁法庭
《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05日 04 版)
本报南昌1月4日电 (记者魏本貌)“我的旅游年卡为什么不能用?”曾先生一家2014年11月到南昌湾里区梅岭风景区度假时遇到了难题。原来,景点工作人员和曾先生对旅游年卡的启用时间产生了分歧。正在景点巡查的旅游速裁法庭副庭长葛伟明闻讯赶来,拿起电话便和景点负责人沟通,很快,曾先生全家进入了景区。
“旅游速裁法庭介入调解,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和解,既能解决纠纷,也不会破坏游客心情。”南昌湾里区法院党组副书记龚炳康说,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纠纷不断增多,湾里区法院将法庭“搬”到核心景区,在梅岭镇设立旅游速裁法庭,快速高效调解处置矛盾,让旅游纠纷不出景区,不耽误游客行程。
湾里区各景点门口显眼处公布有旅游速裁法庭的24小时热线电话。“我们接到电话后及时赶到现场,以调解形式快速化解。”旅游速裁法庭庭长毛永忠介绍,旅游纠纷速裁不是“和稀泥”,针对严重损害游客权益的纠纷,在没有查明事实、没有确定经营者违法程度前,法庭不盲目调解,查清违法行为后将对违法经营者给予制裁。
“一方面,法庭能准确把握各方诉求,居中裁决具有公正性;另一方面,法庭与交通、旅游、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涵盖区、镇、村三级组织及各景点、宾馆酒店、农家乐的调解网络,大家都出力,调解速度就很快。”毛永忠说。
由于梅岭风景区周末、节日客流集中,湾里区法院创立假日法庭,让法院所有干警轮流参与旅游速裁法庭的执法办案,化解高峰期的旅游纠纷。
电话、接访、上门等灵活快速的立案方式,立案、调处、执行等“一站式”服务,坚持调解优先、调解不成及时裁判,旅游速裁法庭既方便了游客出行,也维护了景区形象。截至2014年底,湾里区旅游速裁法庭共调解处置各类旅游纠纷28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8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