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里法院获得政法单位群众满意度全省第二、全市第一、其旅游审判获评南昌市综治委授予综治工作特色示范点称号的综治好成绩。究其原因,除了相比其它县区基层法院,案件数量较少、社会矛盾总量较低的区情、院情以外,与该院一贯高度重视案件质效和群众满意度提升是有必然联系,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科学治理、标本兼治相结合,在以下四个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一是努力提升案件质效,“精品意识”入脑入心。群众是否满意,案件质量是根。该院严格落实案件评查和再评查制度,制定案件质量评查办法,成立院评查小组。坚持每月对已结案件进行评查,专门会议通报评查结果,现场指出差错案件和不合格案件,根据参评案件数量酌量评出案件质量一、二、三等奖。多年来,共评出2件不合格案件,现已通过启动再审、完善重要材料等措施,整改到位。再评查制度就是对该院评查后的案件邀请中院的资深庭长、专家来院集中第二次评查,一般每半年一次,评查结果专题会议公开。 通过案件质量的评查和再评查,全院干警的质量意识显著增强,调解撤诉率、服判息诉率稳步提升,上诉率和上诉改判、发回率持续在低位。从我个人来看,每次案件质量评查通报会议,就是一个大考,忐忑不安,胆战心惊。还好,我在湾里法院四年法庭期间办过近300件案件,上诉改判、发回的还是没有发生过。
二是规范司法行为,及时主动回应当事人合理怀疑。据了解,当事人认为判决不公的法院案件,很大比例是因为办案人员的司法行为不规范导致的。法官每天办案进行着专业的司法活动,使用娴熟的司法语言、专业术语,但这一日常的司法活动时常影响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甚至重大利益。因此,当事人每天向办案人员提出问题、困难和不解将不足为奇,甚至律师也不理解我们始终遵循的审判实践和法律适用办法。这时,我们热情的服务和周到的解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真正树立共产党员的公仆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格,做好当事人的解释和教育工作,严格落实判后答疑和信访接访制度,做到案件当事人定期回访、走访全覆盖,及时有效消除当事人的一切合理怀疑,堵住当事人的不当猜测,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和公众满意度。 该院还注重年轻干警的培养,发挥老中青“传帮带”机制,培养、培训年轻法官的沟通能力、调解方法和裁判技巧,推广使用规范的司法语言,始终保持中立的立场、观点。近年来,多位年轻干警面临社会关注度高、矛盾尖锐的骨头案件,均妥善化解,取得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甚至两次发挥重审的案子在宣判之前,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调解结案,双方握手言和。
三是创新审判方式,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司法需求的获得感。1994年,该院成熟的巡回审判机制获得区委、区政府的肯定和认可,开创性地支持成立独立建制的巡回审判机构,并赋予领导职数。2010年,该院成立交通事故速裁法庭,巡回审判点设在区交警大队,2011年成立全省首家旅游速裁法庭,在各大景点巡回办理旅游纠纷,今年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合议庭,老年维权合议庭,生态旅游巡回审判庭。今年上半年,该院就巡回审判工作情况向区人大作专题报告,获得区人大的高度评价。 该院在创新审判方式、便利当事人诉讼方面,始终没有停止脚步,马背上的法庭不是新闻,每年都发生,确实受到当事人和人民群众的欢迎,也赢得较好的社会反响。特别是旅游审判的做法和成效,在人民日报、江西电视台、南昌电视台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在湾里区十四年无命案的法治江西宣传活动中,旅游审判将矛盾化解在源头的作法,作为经验之一进行宣传。去年,南昌市政府凌卫副市长还在旅游审判专报上批示,湾里旅游法庭对推动旅游发展具有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请湾里区继续提升完善,助力全域旅游创建,请市旅发委加强研究,适时推广。 10月1日,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价值近40万元功能先进、设施完善、期盼已久的巡回审判车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方便巡回审判工作。
四是发挥审判优势,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湾里区每年的中心活动非常多,志愿者、绝美行动、音乐节、啤酒节、风筝节等活动接二连三,湾里区的干部非常辛苦,湾里法院的干部也做了些法院能力范围之内可以做的事情,为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开展,营造了应有的外在社会环境。湾里法院这一工作态度获得区委、区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认可,区里对我院“两庭”建设、工资福利等方面也给予相应的关照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