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2020喝酒劝退书!
  发布时间:2020-01-24 15:44:20 打印 字号: | |

不知不觉就到除夕啦~

在这喜大普奔的日子里

免不了和亲朋好友喝上几杯

但莫贪杯、莫饮酒开车!

先跟着小编看一份具体

饮酒功效体验书

饮酒功效体验

眩晕6小时+

胆量+300%

敏捷度-60%

智力-80%

马路无限变宽+100%

为了您和大家的安全

小编建议

爱豪饮的朋友们

从此退出酒局

有人问

不喝酒能不能劝酒?

当然不能


4种情况下

劝酒者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强迫性劝酒

根据《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多数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责任。但是,如果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野蛮灌酒、言语要挟、刺激对方、不喝就纠缠不休等,只要主观上存在强迫的过错,此时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劝酒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过错赔偿责任。

明知对方不能喝仍劝酒

如果明知对方不能饮酒,最后因喝酒引发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导致伤残、死亡的情况发生,劝酒者需要担责;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劝酒诱发疾病的,劝酒者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根据公平责任原则也要承担赔偿责任。即劝酒者无论是否知道对方不能喝酒,都应承担责任,只不过前者须承担较大责任。

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

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同饮人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此时如果发生意外,同饮人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未劝阻醉酒者驾车 

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

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情况下,一旦发生损害结果,同饮人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已尽到劝阻义务而醉酒人不听劝阻,同饮人则可以减轻或免责。


生命不是儿戏

为了自己和他人

喝酒别贪杯、别劝酒


———————
▲来源:中国普法



 
来源:江西高院
责任编辑:管理员

诉事速办联系电话:0791-86512368

立案咨询:0791-83769807 0791-83760956

投诉举报:0791-83762953

办公室联系电话:0791-83765802

联系地址: 南昌市新建区梅岭大道450号

邮政编码:33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