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红谷滩区人民法院累计收案14917件。在全省基层法院中,不仅收案数最多,人均结案数最高,而且服判息诉率也最高。这对一个新成立,且只有23名员额法官的新法院来讲,难度之大不言而喻,该院法官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今天一起来看看,法官们那些“辛酸”事儿。
不知滋味的晚餐
晚上7:06,年近60岁的法官胡信昌匆匆从食堂跑出来,一手端一碗早已冷却的饭菜,放在审判庭旁边的设备室,本想找点东西盖住,以免被蚊虫先行“光顾”,快速环顾一周,什么可用的都没有,来不及了,而后又匆匆小跑进法庭继续自己的工作。两碗饭菜,其中一碗是连打饭时间都没有的书记员的晚餐。
不敢生病的法官
法槌响起,“现在开庭!”铿锵有力的声音一如往常。但当事人不知道,法官高翔正强忍着身体不适,带病主持完三个庭审,并全部当庭宣判,当事人当庭均表示服判息诉。他说:“公告的案子,再延期就增加百姓诉累了,不敢生病啊”。庭审一结束,他再也掩饰不住身体的疲惫和不适,踱步出了法庭。
深夜11点的庭审
每个工作日,6个审判庭几乎不间断地在运转,一场接一场,排到最后面的庭已经非常晚了。累吗?累!可法官王倩说:这些纠纷,对于旁人来讲就像一个故事,而对于当事人来说,是一件亟待解决的难事,拖一天都是煎熬。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所以王法官的庭再晚也要开,好嘛,前几天“破纪录”了,开到深夜11点半。
这只是“忙碌的法院”群像中一个个缩影,一面是群众的诉求必须快速高效回应,一面是案多人少的现实一时难以扭转,唯有加班加点提高效率,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法官们时刻牢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因此,这一切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