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判研究 > 审判研究
基层人民法院新媒体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发展策略
作者:红谷滩区法院 黄婷  发布时间:2021-11-23 11:38:50 打印 字号: | |

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人民法院紧跟时代潮流,新媒体建设成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抓手,尤其在扩大新闻传播力、提高主体影响力、增强工作竞争力方面举足轻重,是增强主流舆论、推动司法公开、密切联系群众、树立为民形象的重要载体。然而,人民法院尤其是基层人民法院新媒体建设依然存在不足,面临发展困境,亟待重视并突破。

一、面临的困境

运营起步晚,实现赶超难。新媒体建设的重要性在人民法院宣传工作者的认知中持续深化,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可是,我们也逐渐认识到如果新媒体运营起步太晚,试图“逆袭”困难重重。拿微信公众号来说,2012年,微信公众平台正式推出,发展至今已9年有余。部分法院宣传工作者眼光敏锐,乘势而上,迅速在新事物出现之初抓住发展机遇,凭借公众号主体数量少、受众阅读需求大、内容与排版有看头的优势,收获一大批关注铁粉,成为龙头标杆。而部分基层法院公众号情况不容乐观,以南昌市部分基层法院为例,虽然在2016年左右按照上级单位的要求开通了账号,但很长一段时间实质上只停留在完成工作任务层面,没有排版、没有设计,内容以发布工作动态为主,毫无吸引力。直到2019年左右,才开始迫于新榜指数排名压力而试图改善,可这时公众号已“泛滥成灾”,数量激增随之而来的是内容泛滥、阅读疲劳、读者流失。在总体阅读量下降的大背景下,要打“翻身仗”谈何容易。

内容同质化,吸粉引流难。受业务所限,人民法院在新媒体上发布的稿件基本与审判业务有关,全省法院不论是宣传报道的工作动态还是以案释法的审判案例都大同小异,甚至相互转发,完全雷同。这种形势下,受众会产生只关注省高院或有关中院的新媒体就足够的心理,基层法院关注人群增长十分缓慢。据了解,多家基层法院运营多年粉丝才几千人,常读用户仅几百人。另外,受运营观念所限,基层法院新媒体对于能拉进与群众距离的网络新兴词汇、热门话题和二次元漫画不敢轻易触碰,把不准、不敢发,喜欢说官话、套话,出现越基层越“官方”的现象。

专业人才少,团队建设难。因审判业务繁忙,绝大多数基层法院整个宣传舆论工作仅且只有1人兼职负责,同时还要承担办公室其他工作,既不专业也无暇专攻。另一方面,即使组建了新媒体团队,团队的合力也很难发挥,团队每个人的业务技能不全面,会画图不会编辑,会编辑的不会摄影,“各扫门前雪”,主心骨往往还是那个非专业的管理人员,而新媒体运营内容非常广,需要全面发展型人才,导致人越招越多,仍难满足发展需要。另外,因工作强度大、薪资不满意等问题,也经常导致团队人员离职,流动性大,管理较难。

更新换代快,热点追踪难。众所周知,新媒体热点维持的热度消退非常快,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为例,绝大多数基层法院是“话题梗”永远的追随者,一直在模仿,很难有超越,关注人群少之又少。另外,新媒体平台本身的更新换代速度亦非常快,如微信公众号平台热度大不如前,很多基层法院才刚起步;而知乎、B站、视频号等年轻人热衷的平台如日中天,我们却还没摸清门道,甚至连账号都没有注册,在门外张望,对于基层法院来说,面面俱到地“赶潮流”实在有心无力。

二、发展的策略

1、“添柴加薪”。争取同级党委财政支持,引进新媒体运营服务外包公司,从根本上解决人、财、物问题,以专业的团队、专业的理念、专业的设备,推进新媒体建设专业化、正规化、优质化。夯实队伍基础,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运营质量,既是基层法院在当前形势下实现逆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2、“有的放矢”。要在新媒体发布内容上有所选择,精益求精。一方面,要着重发布受众爱看的,如和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文、热门影视剧释法、新奇审判案例等;另一方面,也要关注上榜需要的,既然指数排名与总阅读数、最高阅读数等5个数值相关,就一一对照,一一有针对性地提高。

3、“抱团取暖”。提高新媒体传播力仅靠宣传员一个人的能量不够,可以平常考核的方式,要求全院干警转发、点赞、点在看,逐步养成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可在同级政法委的领导下,与同级政法单位协同发展,共同促进,各个政法单位之间的工作人员成为彼此的关注粉,迅速增加受众,提高阅读量。政法单位之间有竞争,相互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运营质量。


 
责任编辑:管理员

诉事速办联系电话:0791-86512368

立案咨询:0791-83769807 0791-83760956

投诉举报:0791-83762953

办公室联系电话:0791-83765802

联系地址: 南昌市新建区梅岭大道450号

邮政编码:33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