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是杨某吗?这里是红谷滩区法院执行局,请你及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载明的付款义务,否则将进一步对你采取限制措施。”被执行人杨某在接到执行法官电话后表示,刚新办的手机号,法院就知道了!
被执行人杨某向申请执行人红谷滩区某五金店购买五金材料,后该五金店多次催收货款未果,故其诉至红谷滩区人民法院。2022年3月1日经法院判决,杨某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货款24500元,到期后杨某仍未支付。
案件进入执行后,执行法官通过网络查询到杨某银行卡只有60余元,不足以支付案款。执行法官遂通过银行预留的电话号码打电话给杨某,释明如不履行义务,人民法院将强制扣划其银行存款,并会进一步采取限制措施。被执行人迫于压力,通过其同事的银行卡转账将案款支付到法院标的款专户。该案从红谷滩区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开始,不到一周即执行完毕。
3万元以下小标的案件,标的虽较小,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且案件数量占比较高,很多案件申请人生产生活困难,不及时执结势必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为进一步深化执行机制改革,优化执行资源,提高执行质效,红谷滩区法院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针对此类案件,自2022年4月下旬起,由一名员额法官组成小额执行团队,专门负责办理小标的案件执行,在集中查控后,并通过其在银行、微信、支付宝预留的电话采取电话约谈督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或通过直接上门,或采取曝光等综合执行手段,快速执结了一批小标的案件,执行完毕率得到有效提升,以强有力的执行措施促进案件尽快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