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和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举办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执源治理研究”征文评选结果新鲜出炉,红谷滩区法院章辉撰写的《执行集约化制度改革初探——以H区法院试点集约化机制为视角》荣获优秀奖。
执行集约化制度改革初探
——以H区法院试点集约化机制为视角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人民法院
章辉
2019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深化执行改革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的意见》,建设执行工作成效机制作为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重点工程,其中执行流程集约化模式的建设是健全执行工作成效机制的必要举措,成为解决执行难过程中降低执行成本、提高执行效率不可或缺的组成要件,是当前执行程序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
执行集约化本质上是对执行实施权的拆分与集中,在遵循执行效率原则的基础上,将执行实施权拆解成各阶段的执行权力,最后汇总同类执行权力交由固定人员或部门行使。近年来经过“基本解决执行难”期间的实践探索,各地基层法院的执行基础设施、执行信息化建设的规模得到空前的加强,但各地方法院执行环境、基础设施、人员配备均不相同,执行集约化程度差异性明显,相互之间的执行指挥中心、执行团队的配置组合、运行模式方面差异也较大,实践中产生了很多分歧和误解,其整体在制度架设、规范管理方面还处于探索完善阶段。
本文笔者通过在法院执行领域十几年工作经验和学习,结合自身专业及工作实践,以红谷滩区法院试行的执行流程集约化机制改革整体流程为视角,从执行集约化的由来与发展、红谷滩区法院执行集约化的经验与创新、执行集约化制度的优势性特点解读及成效、执行集约化运行中的问题分析、推进集约化改革的对策建议等角度解读机制运转的成效及问题,旨在深入研讨执行集约化的特点与优势,提出一些自身的看法和具有创新性的建议,本文也是从源头上提高执行效率,破解“案多人少”难题的有益尝试。
下一步,红谷滩区法院将以此次评选活动为契机,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审判执行实践,总结日常工作经验,做好理论成果转化,把审判执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应用法学研究选题,推动审判执行理论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更好地服务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