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红谷滩区人民法院作为首批全国相对薄弱法院,2023年审判质效同比出现明显下滑。我院认准现实、找准差距,通过上级帮扶和自我加压,审判质效有了明显提升,相关工作获得最高院领导批示、肯定。2024年1-10月,所有审判质量管理指标均趋优。
一、重帮扶、强指导、促合力
提升帮扶举措实效
上级部门高度性重视
上级部门把加强对相对薄弱法院帮扶作为强基固本的一项重要内容。最高院、省委政法委、省法院、市委政法委、市中院高度重视我院脱薄工作,并定期部署脱薄帮扶举措。最高院王淑梅专委、第三巡回法庭原副庭长于厚森到院指导脱薄工作。省委政法委罗小云书记两次来院调研脱薄进展。省法院傅信平院长、市委政法委吴建平书记、市中院刘星院长均定期听取我院脱薄工作进展并进行调度。
业务条线针对性指导
上级法院各条线以针对性举措、定制化服务强化业务指导。省法院审管办到我院开展审判质效专项调研座谈,将我院审判质效纳入重点监测,专人专项定期评估指导、实时研判提醒。省法院民一庭、执行局、刑一庭、研究室、立案一庭、国培办等部门先后到我院指导脱薄工作并提出工作建议。市中院专程上门开展数据会商,由立案庭、执行局、审管办针对弱项指标“对症下药”。市中院审管办针对我院审判管理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及时指明审判管理工作短板,并组织业务指导团到我院开展审判业务指导座谈。民一庭、民二庭、民四庭到我院开展建设工程案件、民间借贷案件、劳动争议案件专题授课,提升干警办理疑难复杂案件能力。
日常学习共同性开展
通过与上级法院、兄弟法院在党建、队建方面开展活动,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我院应邀参加最高院第三巡回法庭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联学活动,提升干警理论学习能力。与省法院立案二庭、审监庭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抓党建强队建、提能力。与青云谱区法院结对帮扶,在资源共享共建、业务研讨互建等方面加强协助。召开代表委员看脱薄座谈会,听取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脱薄工作的建议。
二、抓班子、带队伍、作表率
发挥“关键少数”作用
发挥“头雁”效应强调度
我院主要领导到任后第一时间听取审判质效汇报,及时召开审判质效提升动员部署会吹响审判质效提升“冲锋号”。针对薄弱短板指标主持召开数据会商会议12次,紧盯影响案件审判的关键环节。针对疑难复杂案件多的问题,每周主持召开专业法官会和审判委员会。针对部分案件审理周期过长问题,主持召开对外委托鉴定推进会。针对金融案件、执行案件存在的问题,召开律师座谈会、金融机构座谈会等会议,加大多元解纷力度。
抓好“关键少数”做表率
及时出台《完善案件阅核工作的暂行办法》,通过院庭长阅核提升案件质效。院庭长优先办理疑难复杂案件,发回重审、再审案件由审委会委员办理,建设工程案件由庭长办理。院庭长阅核和办理疑难复杂案件后,上诉率显著下降。
紧盯重点人员严管理
将办案质效长期不佳的人员、经常违反审判管理制度的人员纳入重点管理对象真抓真管、严抓严管;对长期未结案件承办人每周督导,共同分析研判案件未结原因及结案计划,其中12个月以上未结案件每周逐案调度;对办案流程节点意识不强,未结案件数量较多的人员,及时督促约谈。
三、严制度、促统一、提素能
抓好审判管理关键
完善审判管理制度
强化制度对审判工作的引领,根据审判质效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修改《审判执行案件质效监督管理实施意见》,加强案件从立案、保全、审判、执行到归档等流程节点的监管,通过细化时间期限、工作主体和责任承担,提升制度约束力;出台《民商事案件内部管辖分工的规定》,将金融案件、物业纠纷、劳动争议等案件在立案时分流至专门的庭室或者团队,今年1-10月卫东法庭已受理金融案件11218件,红角洲法庭受理物业纠纷758件,204件劳动争议案件由全省审判专家专门办理。
强化日常管理举措
通过日常管理促进审判执行工作规范化。每日对审限不足5天案件进行提醒,强化案件审限意识;每月进行重点检查,共发出工作提示8份;每季度开展案件常规评查,及对发改案件的专项评查,力促“以评促改”。
规范裁判统一尺度
通过多种途径统一裁判规则,提升干警案件办理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专业法官会和审判委员会的作用,力促通过案件讨论形成统一裁判观点。用好法答网和案例库这两个“富矿”,共在法答网提问201个,其中2个提问入选省法院法答网优秀问答。在人民法院案例库上报案例13个,1篇案例入选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1篇论文获评《中国应用法学》“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执源治理研究”征文优秀奖,2篇案例分析获全省法院系统2023年度优秀案例分析三等奖和优秀奖,1篇案例入选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1篇案例入选江西高院妥善化解物业服务纠纷典型案事例,1篇裁判文书入选2024年度全省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1则司法建议入选全省法院2024年第一批优秀司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