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数据分析,狠抓提质增效,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审判执行工作任务,12月5日,红谷滩区法院召开1-11月司法审判数据分析研判会商会,红谷滩区法院党组书记、代理院长李平主持会议,全体员额法官参加会议。
会上,审管办通报了1-11月审执质效总体情况,指出最高人民法院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18项指标中,在有区间值的14项指标中,红谷滩区法院指标均优于区间值。与2023年同期对比,优于区间的指标从6项增加到14项,5项劣于区间指标和3项位于区间的指标均已趋优。与2024年10月相比,优于区间的指标数量没有变化,但在指标数据上有10项指标更优。
会议强调
一、要聚焦审判执行第一要务,狠抓提质增效
牢牢把握“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紧盯最高人民法院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不断优化提升审判质效。要紧紧围绕提质增效目标,强化审判流程节点管理,抓好违反流程节点、长期未结、上诉移送时长过长等案件的提醒督促,坚决杜绝违规扣审、隐形超审问题。要紧盯执法办案第一要务,运用好专业法官会、审判委员会、红法大讲堂,在快办案、多结案、办好案、办精案上下功夫,全力实现审判质效“全达标、超平均、走在前”。
二、要聚焦实质解纷第一目标,践行司法为民
要强化“如我在诉”理念,树立“立审执一体化”意识,全流程提供便民服务,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实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加强多元化解工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切实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用好“诉事速办”电话,做好庭前沟通及判后答疑工作,在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要把案结事了、服判息诉工作做到极致,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要聚焦公平正义第一追求,提升管理水平
要始终围绕公平正义这一总目标,持续优化办案机制和模式,促进案件又好又快办结。要树立“大管理观”,进一步提升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层层压实院庭长监督管理责任,做好案件阅核工作。要坚持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与事后监督相结合,注重把日常管理和重点案件、重点人员、重要节点的重点管理相结合,全面提升管理水平。